智能化时代下谁来满足客户情感需求?

2017/6/2 17:24:20

想象一下:假如您即将入住某酒店,有以下两种服务可供选择,您更喜欢哪一种呢?

第一种服务:

当您来到一家酒店的玻璃门前时,只要掏出证件放在门口的扫描器上,控制中心的电脑系统便会识别身份和预定信息,玻璃大门也会自动打开。进去之后,自动柜台机吐出顾客的房卡,同时电子合成的女声响起:“欢迎您再次入住,根据您的偏好,为您安排了6楼的房间,请向左转乘坐电梯。”站在电梯里的时候,顾客忽然打了一个喷嚏,电梯内的传感器会马上将你目前的信息输入电脑。当进到预定的房间的时候,控制系统中心已经根据顾客的身体信息将室温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同时墙上的电子显示屏提醒你注意保暖。

 

第二种服务:

当您站在玻璃门前,服务生笑容满面地为顾客打开门,并问好。走到柜台前,服务员记下顾客的名字,同时微笑着向其打招呼,根据顾客以往的习惯安排好客房。旁边站着的服务生则接过顾客手中沉重的行李,陪同顾客一同走进电梯。同样的,这个时候顾客也打了个喷嚏,然而响起的却是旁边服务生的问候声:“先生是否感冒了?”在顾客进入房间10分钟之后,客房服务人员随之赶来,为其送来一碗热姜汤。

想必这个时候,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正如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例子一样,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对于银行来说,因为智能化设备的投入,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同时在每年开展的星级、千百佳网点评选时,各家银行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服务环境体验,智能化服务也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项参评指标。很多专家都说,银行业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智能化的服务真的就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吗?

再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服务环境,可能有人会选择第一种,因为全程都体现了高科技,而且实现这种智能化服务在硬件上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一般的酒店难以做到。然而服务进行到最后,顾客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其实,缺少的就是顾客与所处环境的情感交流、互动,顾客仅是在按照特定程序使用产品,面对一些冷冰冰的仪器,却感觉不到服务环境的温情。而后者的服务环境更多地使用了人力,与机器比起来,环境因为人为的因素而被赋予了感情,自然客户的感知也不一样。 

在美剧《神盾局特工》中,科学家费尽千辛万苦制作了一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无所不能,除了是全能管家之外,还是一种可对抗的武器。后来,这个机器人因为某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了心智,继而渴望成为真实的人,当然这个机器人最终也梦寐以求地成为了人,而付出的代价就是有了喜怒哀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制造了灾难,继而被人类所消灭。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能帮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在很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但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出发,它无法替代人类。

站在客户角度来看,走进银行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大厅干净整洁明亮,各类设施摆放有序,当客户要使用这些设施的时候,如果没有人为的辅助,往往会感到很迷茫,觉得无从下手。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在柜台办理业务的客户说来,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对于智能设备往往有抵触心理,大多时候,他们更愿意与人进行交流,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对于想要向智能化迈进的银行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当前的客户群体类型,切勿盲目追求高大上而忽略客户对于人力服务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