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友观察| 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专报(8月初)

2017/7/9 16:09:09

7月27日至8月2日共收集银行业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107640条。综合数据分析,本期银行业网络舆情中,市场监管、市场经营、行业政策类舆情信息数量排名前三。

一、本期中国银行业重点网络舆情一览表

image.png

1.中国银行业舆情信息主体情况二、本期中国银行业舆情事件分布图解

image.png

:本期监测到的银行业网络舆情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舆情信息数最多,共28482条,占舆情总量的26.46%。其中,“银行存款四万多不翼而飞 储户银行均担责任”、“全国商业银行首单专项扶贫债券落地山西”等新闻引起了较高关注;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共24241条,占舆情总量的22.52%,“招商银行数十位储户被盗刷 银行安全有漏洞?”、“乐视或再陷风波:酷派接到平安银行民事起诉状”等方面的消息备受关注;城市商业银行的舆情信息总数为20602条,占舆情总量的19.14%,其中“苏州银行不良率连升5年 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员工私售产品被终身禁入银行业工作”等方面的消息关注较高;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舆情信息总数为17201条,占舆情总量的15.98%,主要是“关于发挥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推进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相关工作的通知”的发布,以及针对银行违规行为的监管及处罚等;农村商业银行的舆情信息总数为10344条,占舆情总量的9.61%;其他如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私人银行等相关舆情信息占比为6.29%。                

2.本期银行业网络舆情风险类型分布

根据金融市场动态,可将银行业舆情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及法律风险。

image.png

图释:在本期银行业舆情风险类型中,由银行违规操作及内部人员的违法行为所导致的风险占据主要。其中,操作风险占比26%,居于首位;其次是法律风险占比21%。而其他方面,声誉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则分别占比17%、16%、15%、5%。

3.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信息来源

本期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信息来源主要有:平面媒体、新闻网站、微博、论坛、微信等,本期具体分布如下:

image.png

图释:本期银行业信息来源新闻网站为主,约44240条,占总数的41.1%,主要倾向于报道行业政策、行业政策的解读、银行负面事件的媒体评论、业内专业人士对行业监管动作以及对环境安全的评估等;微博、微信、论坛,是网民对银行业舆情事件的议论、发表观点的主要平台,其中“乐视或再陷风波:酷派接到平安银行民事起诉状”、“招商银行数十位储户被盗刷银行安全有漏洞?”等新闻网民议论较多;此外,平面媒体针对影响力较大的事件报道较多,占比为8.7%。

4.中国银行业网络舆情倾向

中国银行业舆情按舆情倾向性可分为正面舆情、负面舆情和中性舆情三类,本期分布图如下:

image.png

图释:本期银行业舆情中,正面舆情信息为23402,约占舆情总量的21.7%;负面舆情46797条,约占舆情总量的43.5%;中性舆情为37441条,约占舆情总量的34.8%。其中负面舆情主要是监管部门对银行内部操作违规的处罚以及银行内部出现员工违法违规行为等;中立舆情主要来源于对央行和银监会等职能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的讨论,以及对金融市场的观察、分析等,正面消息则是银行针对民众所开展的部分优惠业务调整。

三、本期银行业重要网络舆情解析

【资金安全】银行存款四万多不翼而飞储户银行均担责任

2016年2月4日,陆某参加鸠江区沈巷镇某手机店一项活动,并用工商银行卡在该手机店一名陌生男子手中办理该项业务。2016年2月24日,陆某收到银行短信提示,该银行卡内存款43152.5元在广东省中山市通过转账及ATM取现的方式被盗走。

陆某认为自己的银行卡中四万多元在异地被取走时,本人及银行卡均在当地,显然可以判定原告持有的磁条卡被他人复制并使用其取款,工商银行作为银行方发给储户使用的借记卡,不具备足够的防伪防复制功能,其存在技术系统漏洞和管理不善。因陆某与该工商银行协商赔偿未果,故向芜湖市鸠江区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本案中,原告陆某在涉案银行卡未离身的情况下,卡内存款被他人在异地提取。该银行作为银行卡的发卡机关,因其未尽到保障原告存款安全的义务,负有过错责任。最终法院酌定银行对陆某的损失承担50%的责任,陆某对自己的损失自行承担50%的责任。


中正舆情点评

自储户在银行处办理银行卡之日起,两者之间就形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储户将资金存入该银行,银行就有义务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这种义务主要是对银行卡的真伪和密码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此次事件中,法院最终判决储户银行各负担50%的责任,这结果对银行而言是具有警示意义的。

近年来,“复制卡”盗取储户资金的事件频发,在类似的事件中,银行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终端系统未能及时识别银行卡真伪,在银行卡的使用上存在一定技术缺陷,这才造成储户银行卡内资金被盗。为降低此类事件给涉事银行带来的损失,银行相关部门应当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防伪防复制能力,切实保障储户存款安全。在舆情应对上也要以此次事为鉴,在尽可能地保障银行利益的同时,积极负担起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