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观察:营商环境差异化突围与制度重塑

2025/2/25 11:53:32

一、开年风向标:从“新春第一会”看改革优先级

2025年首个工作日,上海、辽宁、河北等13省同步将“新春第一会”聚焦至营商环境。其中,上海连续8年迭代升级行动方案,辽宁启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河北第三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高频动作释放双重信号:改革进入制度重构深水区,区域竞争转向政策体系比拼。


政策制定逻辑正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上海通过189条企业需求清单生成58项改革任务,南京以需求性牵引提升企业感受度,广东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专攻企业痛点,市场评价权加速回归市场主体。

二、差异化突围:区域竞争的新赛道

在统一大市场框架下,地方开始寻求“共性改革+特色创新”的双轨突破。


一是制度型开放高地。天津争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海南将营商环境打造成自贸港建设“金字招牌”,试图通过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


二是产业生态构建。安徽以“首位产业”持续变革,打造全球汽车企业研发总部、汽车技术研发集聚地;北京经开区从产业高地打造、为企服务提升、产城深度融合等三方面提出十大行动、52项措施,凸显营商环境与产业升级的深度绑定;


三是区域品牌塑造。山东推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云南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品牌,地方正将营商环境转化为可感知的“地域IP”。


这种差异化竞争,本质上是对“统一大市场不等于同质化竞争”的实践回应,既避免重复建设,又激发地方创新活力。

三、刀刃向内的制度革命:监管与服务再平衡

2025年营商改革的另一突破点,在于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是监管范式转型。据统计,27个省份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圳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快车道”,辽宁实施“数据+模型”触发式监管,标志着监管从“以罚代管”转向“服务型执法”;


二是政务效能革命。“高效办成一件事”在31个省级行政区全面落地,北京研究构建政务审批场景-数据匹配矩阵,河南、贵州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模式,数字化正重塑行政效能的天花板;


三是要素配置创新。重庆探索区域市场一体化评价机制,江西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改革试点,这些突破行政壁垒的尝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地方解法”。

四、新质生产力背后的环境密码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地将营商环境优化同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度衔接。深圳上线首家集“科技、产业、人才”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超市”,河北累计发布179项创新应用场景,浙江探索包容审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制度——这些举措揭示新逻辑: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制度土壤。


2025年初的这场营商环境变革潮,绝非简单的地方竞赛,各地通过制度创新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通过规则统一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最终为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提供系统支撑。


数据来源:国家部委文件、地方政府方案及行业研究

君言众智专注政府营商环境优化评价与指导,通过政企协同构建区域竞争力体系,以数字化工具赋能企业成长生态,驱动地方经济可持续繁荣。

稿件撰写丨亚西尔·阿不力克木

图文排版丨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