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 11:10:19
2016年,银行会没落吗?这个问题恐怕谁都不敢给出肯定或否定答案。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空穴来风式的问题,而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中国的银行业正在走向没落。
真的吗?真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银行的立命之本——存款正在不断萎缩;银行的稳定营收正在失去稳定,长期资金来源开始面临枯竭。
今天我们走进银行的营业部,好像办理存款的客户已经不多了,而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扑面而来,有代销的、有自营的,几乎所有原来的存款客户都在认真地了解着各种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而几乎所有柜台业务员也都无心劝导客户办理存款。或许有人说,这是因为当下存款利率过低所致。但我看不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数年,而现在不过是越发严重了而已。
可以肯定,这样的态势未来会更加明显。2015年12月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了《关于简化企业债券申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再次放松了企业债发行要求,鼓励开展债券再担保业务,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和信息披露,并对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的发行进行了明确。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债发行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
不错。从当下的趋势看,商业银行贷款越来越难满足企业的胃口。为什么?第一,由于存款端的资金稳定性越来越低,期限越来越短,这使得商业银行贷款难度大幅增加,存贷款期限错配风险越发严重,这迫使银行放贷越发审慎,而更加偏向三个月、六个月的短期贷款;第二,以短期而不稳定的存款资金,去面对较长期限而必须稳定的贷款,加大了商业银行负债与资产的管理成本,大大提升了流动性管理难度,从而弱化了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上述情况使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很显然,当商业银行不能有效满足企业胃口之时,企业势必需要寻求其他融资出路。如果这个时候,企业债发行条件和审批管制不断放松,那企业势必涌向这个口子,如果符合条件,企业融资成本或许会低于商业贷款,尤其是对较长期限的债务。问题是,老百姓购买债务的钱从何而来?银行存款。所以,一个毫无疑问的情况就是:债券市场的不断发育,一定会对银行贷款构成“挤出效应”。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没什么不好。这恰恰是中央多年来一直努力构建直接融资市场,以改变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的必然结果。说得对,也是问题的要害。其实,美国早已是这样的金融架构。而我们这些年的金融改革正是学习美国,逐步让金融结构向直接金融发育,而相应弱化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金融方式。
这样做利弊如何权衡?主张间接金融转向直接金融的人认为,银行太大,大而不倒,国家、政府总要为经营不善的银行买单,这不符合金融市场化的要求,而且也间接危害百姓利益。同时,直接金融最大的好处在于: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债务风险,而不是过去那样,负载在银行身上,而实际变成政府责任。
但我不敢苟同这样的看法。债券发行主体的行为,不管是谁都与社会构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债务发生风险,不管是银行还是企业或承销机构,它们都将面临挤兑,并引发社会事件,而最终都将由政府出面解决问题。不是吗?美国是一个极其充分的直接金融为主体的市场,金融危机来了,政府可以坐视不管?可以任由投资者自己承担债务责任?事实胜于雄辩。
更重要的是,当直接融资市场瘫痪之时,谁来继续担当企业融资主体?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看到,当美国的债务市场停摆、股票市场暴跌之时,整个社会经济窒息。而当政府出手救助,并试图通过救助推动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之时,几乎所有银行的回答都是“NO”。而它们愿意干的事情只有一个:拿着新钱继续炒。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美国金融制度所构建的金融浮躁,根本就不允许银行去从事信贷这样的“慢金融”。当时,这是让奥巴马十分恼火,而又无奈的事情。这也是美国金融市场再现红火,但实体经济恢复缓慢的关键原因。
中国哪?我们是不是也要构建一个“浮躁的金融市场”?现在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围绕债务的各色金融衍生品五花八门,而且监管严重滞后。实际上,股票市场上去不完的杠杆,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特征。说到这儿,有人会问我,你是不是反对直接金融?错。我是反对以债券市场为基础的杠杆市场过度发育。同时我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银行这一传统金融工具不能丢。尤其是它作为国有经济主体基石,在特殊情况下,必须有能力发挥特殊的效用。这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银行经营存在问题是机制问题,而改革的关键在于理顺和强化机制。但不能因为这样的问题就抛弃它,而走向风险更大、更烦躁的金融模式。总之,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是对立的统一,所以改革是“扬弃”,而该不是“放弃”。
(来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