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29 22:27:49
舆论战怎么打:要知道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 是全世界最难的事。
“宝马婚变”一夜之间热度就超过了奥运,作为一个舆情工作者,除了安慰宝宝不哭之外,还深深的觉得王宝强公关团队的舆情引导、新闻发布和危机公关能力很强,舆论情商很高,在发布时间、措辞尺度、传播效果的把握上,都比较成功。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宝强这场漂亮的舆论战。
1、抢在八卦媒体前说,让媒体无话可说,只能跟着说
多数明星离婚、出轨、翻脸之类大众热爱的八卦狗血,都不是明星第一时间主动发布,而是知情人先曝光,或是狗仔嗅到风声后先发布的,网传,知情人透露,炒得沸沸扬扬,发酵成大新闻,当事方的声音却缺席。 传言倒逼之下,当事人才无奈发声明。这种被“倒逼”出的声明,既失去了议题设置能力,又失去了引导力,让人觉得很不坦诚,总在回避和遮掩什么。
如果不是王宝强在媒体还没嗅到风声后主动发离婚声明,而是传言倒逼,新闻标题肯定就不是“王宝强离婚,妻子出轨经纪人”这种“官方声明体”了,而会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离婚中人们会天然同情一般作为“弱者”的女方,可想而知,新闻标题也会对作为男方王宝强极为不利。 主动放料,设置让媒体跟着说的议题,避免被狗仔抢先,避免“首发效应”后辟谣永远跑不过造谣。
2、抢在女方前说,避免公众的刻板标签
像这种离婚事件,如果不是男方主动去说,人们会天然站在女方一边,把女方当成弱者。尤其王宝强是大众明星,妻子是名不见新闻的小人物,是明星背后的女人,人们更会觉得男方强势,女方很弱势。如果网络先曝光离婚,事实不清下, 公众肯定会将离婚故事脑补成“草根明星成名发迹后抛弃发妻”的情节,从而习惯性地把矛头指向男明星这个“强者”,把男方想像成渣男,把女方想像成楚楚动人的受迫害者。而且当人们的想像形成定势后,滞后的声明是无法“洗地”和反转的,即使你说的是事实真相,人们相信“符合思维习惯的脑补”胜于相信“反常的事实”。
王宝强很聪明,抢发一步,跑在了“女人是离婚弱者”的刻板标签前面。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很多时候就是跟那些刻板标签赛跑,跑在前面才会具备引导力。
3、深夜传播的时间把握
好几起事件都是在深夜获得了病毒般的传播效果,最典型的和颐酒店女生被袭事件,迅速进入数亿关注的舆情量级。此次王宝强的离婚声明也是。
深夜传播是一个关键舆情传播点,这个时间人们快睡觉了,进入睡觉前的脑残状态,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很容易跟着一边倒的舆情走,形成一边倒的情绪传播。而且这个时候,话语权很容易是垄断性的,一方借这个时间发声,相关另一方肯定做不到迅速反应及时回应,说不定还在睡觉,一脸蒙逼,根本来不及反应。打得对方措手不及,绝对属于“舆论偷袭”。这时候,全网传播的都是王宝强的声音,没有声音的平衡,没有相关方的回应,围观群众肯定跟着一边倒。
4、这个时间点在媒体会获得压倒性传播
从时间点上看,王宝强发声明的时间虽在深夜,但这个时间很多都市报还没有印。这个时间发如此重磅的娱乐新闻,虽然一些娱乐版已经做好了,但如此重磅的新闻,个别以娱乐新闻为主打的媒体是不会放过的,记者只能起床一边赶稿一边骂王宝强一边倒版。这个时间点,虽来得及换稿,但离报纸开印的时间很近了,来不及采访更多相关方进行平衡,只能用王宝强的声明作主要内容,王宝强的声音就会获得压倒性的传播
当然,多数报纸深夜都不会追这样的八卦,但传统媒体都有新媒体,新媒体会追这样的消息深夜也来不及采访更多内容,一夜之间媒体微博和公号都是王宝强的声明,这种发布和引导效果是很强大的。
5、声明措辞很受伤很王宝强
再看离婚声明的措施,写得很专业,第一段很干脆地说事实,要离婚。第二段树立了一个好父亲好老公好儿子的形象,情感铺垫。第三段表达鲜明的态度和立场,嫉恶如仇。第四段把矛头指向妻子出轨,措辞把握分寸,适度表达了作为一个受害者的愤怒。第五段,收尾,求舆论不要影响年幼孩子和年迈父母。
这个声明符合新闻要素要求,树立了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也与王宝强在电影中树立的公众形象很契合:硬汉,孝顺,有时傻哈哈却嫉恶如仇。没有抒情,没有鸡汤,没有装逼,没有拖泥带水,只有简单干脆清楚的事实和态度表达。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作者:曹林